饮水思源、水映京城——地下水环境保护科普活动走进小学校园

发布时间:2024-03-08    作者:    浏览次数:1423

       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既致力于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转化,同时也肩负起社会责任,注重向公众传递地下水及相关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助力“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3月1日,工程中心学术带头人之一,左锐教授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为孩子们们带来了一节生动的水资源科普课。左教授以“饮水思源、水映京城”为题,首先讲解水资源的基本知识,然后介绍了北京的水史和水资源现状,特别是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之后对北京市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后与学生们一起探讨了应对问题的方法,引导孩子们思考“吃水不忘打井人”,提升学生们共同守护首都美好家园的意识,开设了一堂生动的德育教育和文化传承课。



       北京历经3000年的发展,从西周的燕、蓟刀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再到明、清北京城直至今天的首都。百十年前的北京水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尤以湿地最多,有“水乡”之称。但随着气候的变化和城市的变迁,进入21世纪后,北京已成为世界上缺水最严重的大城市之一。水资源的年人均占有量仅为中国人均的1/10,世界人均的1/40。地表河流断流,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大面积降落漏斗的产生。而另一方面,又由于降雨过于集中,汛期极易洪水泛滥。




       为破解北京“水荒”的问题,毛主席在1952年就提出“北方向南方借水”的重大战略设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谋划,国家从全国水资源配置的角度实施了一系列战略措施。左锐老师着重向学生们讲解了南水北调工程的由来、设计理念、建设过程和现在取得的成果,重点剖析了南水北调来水进京对首都的重大贡献。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纷纷讲述了自己看到的环境变化。曾经的臭水沟成了景观带,一座座湿地公园为首都市民提供了新的休闲场所。消失多年的麋鹿,又在南海子欢快生活。断流的永定河重新波涛荡漾,不同的是流淌的不再是浑浊的泥水。

       通过这次科普活动,学生们提高了对环境水资源保护的认识,生活在北京的每个人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人水和谐理念深入到了学生们的心里,亲水、节水、惜水,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生态家园。同时激发学生们建立美丽中国梦想。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 / 邮编:100875

教育部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研究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