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4日,应我院副院长徐宗学教授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灾害风险管理中心(ICHARM)主任、我校客座教授竹内邦良先生访问了水科学研究院,并于当日上午在教九403教室做了一场题为"Lessons of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and Tsunami"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徐宗学教授主持,王会肖教授、张淑荣副教授、王国强副教授、王成博士、孙文超博士与我院以及兄弟院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0余人聆听了这次精彩的学术报告。
竹内邦良教授于1966、1968年先后获得东京大学土木工程系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并于1972年获得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博士学位,此后在日本国立山梨大学大学执教30余年。他曾先后担任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IPH)主席,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主席等职,并于2000年、2009年先后获得JSHWR(Japan Society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杰出贡献奖"和JSCE(Jap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国际贡献奖"。竹内邦良教授是水文及水资源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于2004年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
竹内邦良教授在做学术报告
在报告中,竹内邦良教授首先向与会者展示了2011年3月11日由日本东北部发生的9.0级地震和海啸造成的一系列受灾照片和相关数据,由此引出此次讲座的主题。竹内教授指出,此次地震是一场由地震引发海啸、又由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露的连锁破坏性地震,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还使日本的旅游、农业、渔业、航运、出口等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他强调在已有防范措施的情况下,不仅高63m、宽20m的水下长城遭到破坏(破坏前曾为吉尼斯纪录),并且959个避难场所中有123个遭到海啸毁坏,这些"黑天鹅"事件(即意料之外的事件)为日本建立全新的灾害防范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紧接着,竹内教授介绍了现阶段重建日本基础设施的目标、方法及原则,提出了避免超出预期和连锁效应出现的方法,指出要使悲剧不再发生,就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提高全民风险意识,将DRR作为政府决策主流,保证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设备和生产的多方需求。随后,他引用了左氏春秋传中"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哲理,再次强调了防灾的重要性。
报告结束后,竹内教授和现场的老师及同学就相关的灾害与防灾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场气氛活跃。最后,徐宗学教授再次对竹内邦良教授的来访和精彩的学术报告表示感谢。此次学术报告为拓宽我院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以及提高水科学研究院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供稿:初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