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院长许新宜教授接受南方周末专访——“水环境污染的拐点已经出现”

发布时间:2021-07-12    作者:     浏览次数:1784

人类自古择水而居,人与水相处的历程,也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水患成灾,前人一直试图驯服桀骜的河流。人类渐渐找到了与河流和平相处之道,但水污染又带来了新的挑战。自1970年代官厅水库治污行动起,我国水污染治理已走过近五十年历程,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也有了不小的飞跃。

官厅水库近景。水草摇曳,鱼虾潜游,微风拂来,水面上泛起阵阵涟漪。 (南方周末记者 林方舟/图)

在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原院长许新宜看来,我国水环境治理可分为三个阶段:1970年代-2000年,开始认识到水污染问题的存在,但采取大规模的行动还不够;2000年-2015年,水污染问题已经引起普遍的关注,水环境恶化的总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行动仍然偏弱;2015年至今,环境保护的春天来临,目前可以判断,我国水环境污染的拐点已经出现。1996年-2006年,许新宜在水利部工作,先后担任水文司副司长、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局长、水资源管理司巡视员。不同部门的工作经历,让他对水文、水资源、水利、水环境等多个领域都非常熟悉。下阶段我国水环境治理的重点是什么?许新宜认为我国应该转变治污思路,从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河湖清淤“老三篇”,转到提升水体自净能力,重视岸滨带建设和重建生境的“新三篇”。

为什么还要提倡节水

◆ 南方周末:老百姓打开水龙头就有水,很难感受到缺水和节水的必要性。总体来说,目前我国还有地区缺水吗?许新宜:我国正在加快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第一个问题就是对全国水资源形势要有基本判断。我的判断是基本安全,只是在局部地区部分时段可能会出现水的短缺。本来华北平原地区是很紧张的,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通水以后,这个紧张的程度大大缓解了。现在还剩黄河流域的生态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2021年5月20日,游客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丹江口水库。 (新华社记者 才扬/图)

◆ 南方周末:既然水资源似乎没那么紧张,为什么还要提倡节水呢?许新宜:我国2800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总量,可用的大概也就7000亿立方米左右。水资源稳定,但GDP、粮食产量、人口还要增长,增长所需要的水资源从哪来?就得靠节水来解决。◆ 南方周末:该怎么推动公众节水?许新宜:一个办法就能解决,提高水价。当然水价不是随便提,要有一定的依据。世界银行的标准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5%-2%,可以作为水费支出。北京市2020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7万元,取1.5%下限,每月用3-4立方水,每方超20块钱,而目前还是5块钱左右,水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还不到1%,这么便宜,怎么会意识到节水?所以一方面是要跟老百姓宣传节水,另一方面要制定合理的价格。

“三河三湖”的老大难问题

◆ 南方周末:1970年代官厅水库的治理开了我国水污染治理的先河,五十多年过去了,你怎么归纳我国水环境的变化?许新宜: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0年代到2000年,我国开始认识到水污染问题的存在,并逐渐重视治理污染,但采取大规模的行动还不够。当时老百姓普遍还不太明白什么是环境问题。举个例子,我是1978年入学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专业是环境科学。当时我父亲问我:“你考的研究生是什么专业?”我说是环境专业,他就笑了:“打扫卫生的。”再加上那个时候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尤其以珠三角、长三角乡镇企业的数量最多,乡镇企业根本没有环境意识,污水基本都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所以珠三角、长三角现在仍然是水污染最严重的两个地区,那时候埋下的祸根,有的影响到现在。水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逐步引起了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关注。这个阶段水环境治理基本上是在懵懵懂懂中探索,环保部门想了很多办法,但当时国家财力有限,没有足够多的投入。好的方面是,这一阶段,我国在水质标准、排放标准和政策制定等方面也取得很多成绩,为后来打下了必要的根基。◆ 南方周末:真正开始大规模行动、治理水污染是什么时期?许新宜:第二个阶段是2000年到2015年,此时水污染问题已经引起普遍的关注,国家也加大了治理的力度。这个阶段更多是认识上加强,行动上还偏弱,水环境恶化的总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当时国家为城市污水处理集中设施建设提供贴息贷款,每年规模有几百亿元。到2015年的时候,我国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能力已接近2亿立方米/日,这个量是相当可观的。第三个阶段是2015年至今。2015年,新环境保护法实施,“水十条”颁布,我们真正迎来了环境保护的春天。随后,环境治理行动规模越来越大,环保投资强度也越来越大,再加上连续多年的环保督查,现在可以说,我国水环境污染的拐点已经出现。◆ 南方周末:虽然拐点已经出现,但是《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大部分水体都是优良,海河、辽河、太湖和滇池还是轻度污染,为什么这几个水体比较难治理?许新宜:这是“三河三湖”(辽河、海河、淮河、太湖、滇池、巢湖)的老大难问题了,已经治理了三十多年。海河的问题首先是河流很小,自净能力太低,很容易受到污染;其次海河流域是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除了北京、天津以外,大部分都是中小城市,往往财力有限,污水管网历史欠账多,补齐又存在很大困难。关于辽河,辽宁是我国老工业基地,以沈阳为代表,浑河、太子河污染非常严重,到现在尽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好转,但还没有完全摘帽,河流周边的土壤好多当年都受到了污染,因此污染源已从点源变为面源。这也说明,破坏环境很容易,但想修复是很难的。太湖和滇池的主要问题是没有进行生态修复。目前污水处理厂该建的都建了,管网该修的都修了,为什么还是污染?因为湖泊的自净能力比较弱。比如滇池有十几条河流,必须每条河的水质都要优于V类标准,滇池水质才能达到V类。同时还要考虑到大气沉降的作用。而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出的水,其实还是劣V类水平,这样湖泊水质怎么可能达标呢?所以必须要修复水生态,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

2021年3月13日,游人在江苏省无锡市太湖鼋头渚景区游览。 (新华社记者 杨磊/图)

污水治理是个“玩氧气”的游戏

◆ 南方周末:你一直提到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和修复水生态。生态环境部也曾提到,“十四五”时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中,水生态是核心。为什么把水生态放在核心地位?许新宜:打个比方,一场战役打完后,接下来干什么?花很长的时间清除内鬼。现在水资源、水环境大兵团作战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要消灭一个个小兵团,这就是解决水生态问题。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个问题要解决都比较难,但是它们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首先是水资源要解决好,没有水量就是空谈,在戈壁上谈水生态水环境不现实。有了水量以后才能谈环境问题,环境好了,生态才会好。生态好了,水源涵养好了,水资源状况也会逐渐变好。◆ 南方周末:你认为提升水体自净能力、重视岸滨带建设和重建生境是水环境治理的“新三篇”,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河湖清淤是“老三篇”,目前这些“老”问题解决了吗?许新宜: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已经接近全国的污水排放量,从国内投资来看,污水处理厂的投资是在下滑的。在污水管网方面,这一块欠账比较多。过去在城市建设中,雨水和污水都通过同一根管子接到下水道里,这就是雨污合流。在新的城市建设区,大体都实现了雨污分流,但是在老城区很难实现。现在管网欠账肯定要补上,否则污水处理厂发挥不出全部作用,但它的投资太大,对地方财政也是很大压力。现在的长江大保护行动中,管网建设就成了主战场。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这些大城市全部要补管网欠账,但每个城市都要投资几百个亿,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在河湖清淤方面,我认为没有必要都搞清淤,很多案例证明清淤效果并不好。比如说滇池有一条河道叫海河,花6个亿清淤,但不到半年水又成了黑的。清淤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 南方周末:比起“老三篇”,“新三篇”可以解决什么难题?许新宜:污水治理其实就是个“玩氧气”的游戏。水体自净能力,说白了就是溶解氧浓度,溶解氧浓度高自净力强。河湖的饱和溶解氧浓度是12mg/L,如果溶解氧浓度能够达到5-8mg/L,这条河就是健康的。从技术上来说,目前已经有成功提升溶解氧浓度的办法了。北京通惠河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由于河道经过老城区,历史上污水管网建设不完善,再改造的难度、成本都很大,有一部分污水难以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就排到河道。利用新技术,将河水溶解氧浓度提升数倍,水质也得到改善。而且新技术的设备占地面积小,适合在寸土寸金的老城区安置,也可以推广到其它水体。


2021年4月,北京亦庄,因形似日月而得名的通明湖公园,是亦庄经济开发区路东区最大的景观湿地。 (视觉中国/图)

◆南方周末:除了自净能力,另外“两篇”——重视岸滨带建设和重建滨水生态环境有什么作用?许新宜:岸滨带是解决面源污染的关键技术。周边水体流入河湖,要经过岸滨带的植物,这些植物能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截拦泥沙,净化水质。生境重建就是要恢复生物多样性。现在很多研究结果表明,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但有些人简单化了,认为只要在河里种水生植物、 放水生动物就能够净化水体,但这有前提条件:水质一定要达到标准后才起到作用。而且它不是立竿见影的,因为生物净化是一个很慢的过程。同时这不是主要手段,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南方周末:水环境污染的拐点之后,下一个阶段应该是什么?许新宜:下一步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还要把水生态修复和水生态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做,真正实现生态有序的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什么是“根本好转”?在我看来,从水来讲,地表水全国范围内都要达到III类标准或者水功能区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一定要认识到,环境保护一项全民的事业,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形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而目前只是“过街老鼠环保干部去打”。现在许多老百姓仍认为环保是环保部门的事,还没有意识到污染环境也是对自己有伤害的。

南方周末记者  林方舟

南方周末实习生  贾骥业 王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