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3-2014年度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4-01-30    作者:     浏览次数:5373

2014116-17日,水科学研究院2013-2014年度学术研讨会在英东学术会堂第二讲学厅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得到了院领导高度重视,水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昌明院士与许新宜院长、王金生书记、徐宗学副院长、丁爱中副院长出席了学术研讨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安排李发生总工、张远研究员参加会议,并应邀作大会报告,水科学研究院全体教师和部分博士研究生6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议。

开幕式由徐宗学副院长主持,首先刘昌明院士致欢迎辞,刘院士对此次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研讨会越办越好。随后,许新宜院长致欢迎辞,许院长希望来自不同学科及专业的老师通过此次会议能够充分交流,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开幕式后,会议进行了热烈紧凑的学术交流。上午的主题报告有:刘昌明院士的《人类活动对水文的重要影响:"蓝水与绿水”的相互转化问题探讨》、许新宜院长的《水资源学科体系》、李发生总工的《谈油田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与工程实践》和张远研究员的《辽河水生态保护问题研究》。

研讨会场一角

与会院领导

刘昌明院士做主题报告

下午的主题报告有:徐宗学副院长的《黑河流域中游地区生态-水文过程演变规律及其耦合机理》、王金生书记的《核废物地质处置研究进展与展望》、丁爱中副院长的《污染物环境过程-模拟-控制》、王红旗教授的《生态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进展》、张可霓教授的《神华鄂尔多斯年十万吨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示范项目进展》、鱼京善教授的《数字流域技术及其应用》、王会肖教授的《有关水足迹研究的几点商讨》。第二天上午共七个主题报告,报告题目及摘要见附录。报告期间参会教师对与会专家的报告给予了高度首肯并积极踊跃地向专家提问,就水科学领域新的技术和新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讨,气氛热烈。

本次研讨会共有18个学术报告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涉及内容广泛、研究深入、实用性强,对水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反映了近年来我院在水科学及其相关领域新的技术进展、新的成就与新的研究方向,同时为我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附录:水科学研究院2013-2014年度学术研讨会报告题目及摘要

 

1. 报告人:刘昌明院士

报告题目:"蓝水与绿水”:水科学研究问题的新思考

报告摘要:

报告介绍了蓝水与绿水——广义水资源的概念,探讨了绿水与蓝水的相互转化及其对水资源利用与配置的意义。报告人以20世纪70年代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对年径流与林率的关系的研究揭示森林水文影响问题,并以2010年代以来的新问题探讨土地覆被变化对水文的影响研究。报告最后从八个方面指出今后要加强地学方向的水文水资源研究。

 

2. 报告人:许新宜教授

报告题目:水资源科学体系

报告摘要:

报告把水资源学作为一个科学体系,阐述了水资源的定义、基本特征、基本属性、分类、特点、并详细介绍了水资源循环的四个基本过程——供水过程、用水过程、耗水过程和排水过程。最后阐述了水资源学的四个基本原理,水文学与水资源学的区别与联系,以及水循环过程的数学表征。

 

3. 报告人:李发生研究员

报告题目:油田石油污染土壤的环境修复研究与工程技术实践

报告摘要:

报告介绍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污染与控制研究室在大尺度区域土壤污染特征与时空变化研究、土壤污染物识别与定量表征研究、污染土壤(场地)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土壤污染物生态毒理与环境基准研究、污染土壤(场地)环境修复研究、土壤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4. 报告人:张远研究员

报告题目:流域水生态保护技术研究—以辽河流域为例

报告摘要:

报告介绍了流域水生态保护技术体系、流域水生态保护技术中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并以辽河流域为例,对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理论与技术、河流健康评价技术、辽河流域水生态退化原因诊断、关键物种识别、基于生态资产保护的环境流量计算思路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指出流域水生态保护技术在我国刚刚起步,许多技术尚未成熟,技术体系尚未全面形成,水专项以辽河流域开展了示范研究,为我国流域的水生态修复与恢复提供了技术基础。

 

5. 报告人:徐宗学教授

报告题目:黑河流域中游地区生态-水文过程演变规律及其耦合机理

报告摘要:

报告针对黑河流域中游"四水”转化中地表水和地下水多次转化,重复利用,转化过程和机理复杂的问题,研究解决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黑河中游地区水文过程演变规律及其生态效应、黑河中游地区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及其对水循环的影响、水文过程和生态-水文耦合模拟研究等问题。

 

6. 报告人:王金生教授

报告题目:核废物地质处置研究进展与展望

报告摘要:

报告详细阐述了国内外放射性废物产生的现状,提出急需开展低放与极低放废物的浓度阈值研究和极低放废物与豁免的阈值研究。并分别介绍了极低放废物就地处置应用、以大亚湾案例为例的中低放废物地质处置应用、基于北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预选区区域地下水数值模型研究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发等研究案例。

 

7. 报告人:丁爱中教授

报告题目:污染物环境过程•模拟•控制

报告摘要:

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不可避免要产生大量环境污染物,这些环境污染物反过来又对人类的生活生存环境产生威胁。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和生物过程,通过模拟手段预测其环境归宿,研发新技术控制和修复污染,是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和健康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报告以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计算机模拟-控制修复为主线,通过实际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介绍不同污染物主要有石油烃、重金属和氮磷在地下水、河流、流域中的迁移和扩散过程及其控制因素,介绍MIN3PFEFLOWTOUGH2-TMVOCMIKESWATFLUENT等不同模型在解决上述问题中的应用,另外,以案例的形式,重点介绍了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成果,包括地下水生物修复技术、AirSparing技术、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等及其效果。

 

8. 报告人:王红旗教授

报告题目:生态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进展

报告摘要:

报告介绍了生态型地区以及生态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义,生态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全国生态安全评价及生态型地区进行确定,对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对典型生态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对全国23个生态型地区生态支撑力进行评价,对全国23个生态型地区社会经济压力进行评价。

 

9. 报告人:张可霓教授

报告题目:神华CCS示范项目介绍

报告摘要:

报告介绍了二氧化碳(CO2)捕获和封存(CCS)的概念,CO2地质封存的关键技术,神华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场地鄂尔多斯的情况,三维地震勘探、钻孔施工方案、二氧化碳注入井、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动态监测和模型模拟计算等全流程运作过程。

 

10. 报告人:鱼京善教授

报告题目:数字流域技术及其应用

报告摘要:

流域作为一个具有明确物理边界的地理单元,以能量与水量循环关系为基础,是实现水管理的基本单元。课题以产学研团队形式,在数字流域标准体系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多源数据融合、超级集合模拟与水文预报、流域陆面过程与生态水文过程模拟、流域水资源循环过程模拟等数字流域核心关键技术,提出数字流域应用系统构建技术框架,为我国流域现代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11. 报告人:王会肖教授

报告题目:黄河流域水足迹研究

报告摘要:

可持续发展的度量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先后提出了一些富有价值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生态足迹分析法是其中一种。报告介绍了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水足迹的内涵与计算方法、并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区分省区计算水足迹以及黄河流域作物耗水量及农业水足迹。

 

12. 报告人:刘海军副教授

报告题目:施氮量和种植模式对农田氮素累积和运移影响

报告摘要:

农业面源污染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和施肥量是产生大量面源污染物的主要原因,面源污染物的产生过程及机理需要进一步研究。在2008.102012.9于北京通州开展了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以及土壤剖面氮素分布和运移的影响研究,并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和种植模式下土壤剖面氮素分布和运移。

 

13. 报告人:豆俊峰副教授

报告题目:高危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报告摘要:

报告介绍了国家科技平台培育基地建设项目《高危废水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生物材料、PAHs好氧/厌氧降解菌、喹啉、吡啶和吲哚降解菌、降解酶蛋白与降解质粒等生物材料以及难降解废水工艺等处理材料的开发。并阐述了生物反应器、电催化氧化反应器、吸附反应器等反应器的设计流程。最后以螺旋泥浆反应器和应急吸附坝为例进行工程示范和应用。

 

14. 报告人:胡立堂副教授

报告题目:TOUGH2以及在地下水领域中的应用

报告摘要:

报告对TOUGH2模型的特点、模块进行了简介,并描述了TOUGH2模型及其各模块在地下水中应用范畴。最后对TOUGH2应用相关工作,如可视化前后处理系统、力学耦合模块开发、反演模型及应用、CO2-EOR模拟、开发适用于饱和地下水的软件和开发"渗流-管流”耦合的井流模块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15. 报告人:李剑副教授

报告题目:胰岛素分泌干扰化合物体外识别和确认方法研究

报告摘要:

报告介绍了环境化合物暴露与糖尿病发病之间的相关性,环境化合物暴露影响β细胞胰岛素分泌及其作用机理,胰岛素分泌干扰效应检测方法,基因响应与高通量检测技术,提出急需建立高通量高特异性的环境胰岛素分泌干扰化合物识别方法,发展基于基因响应的高通量高环境胰岛素分泌干扰化合物识别方法。拟针对典型环境胰岛素分泌干扰化合物开展早期预警生物标志基因筛选研究,探明干扰物的分子靶;克隆并荧光标记生物标志基因,构建稳定表达的重组基因细胞;基于该重组基因细胞建立一套多终点的胰岛素分泌干扰化合物体外识别和确认方法,并形成相应的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对不少于50种环境化合物的筛选,识别胰岛素分泌干扰化合物,并构建其干扰活性的剂量-效应关系。

 

16. 报告人:孙寓娇副教授

报告题目:典型污染物的生物传感检测及环境污染的微生态响应

报告摘要:

报告首先介绍了用于检测典型PAHs生物传感细胞的构建:萘,菲,邻苯二甲酸,细胞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原理;接着阐述了典型环境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并以官厅水库的水华事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生物固氮对水华过程的影响。

 

17. 报告人:卞兆勇副教授

报告题目:可见光驱动降解PPCPsBiVO4催化剂形貌研究

报告摘要:

报告研究了钒酸铋(BiVO4)催化剂的形貌对可见光驱动的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降解效率的影响规律。通过控制水热反应条件(如pH值、温度和时间等)制备了多种形貌的单斜相钒酸铋,包括片状、粒状、块状、枝状以及纺锤状。利用XRDSEMUV-vis漫反射等物化方法表征了材料的形貌特征和物化性质。选用扑热息痛和布洛芬这两种典型PPCPs污染物,调控影响光催化效率的体系pH值、催化剂的投加量和污染物的初始浓度值等参数,考察BiVO4催化剂形貌对PPCPs的降解效果,其中粒状和块状BiVO4的可见光催化效率最高。结合第一性原理理论化学计算探讨不同形貌材料晶面特征对光生电子空穴对效率的影响规律,揭示了高效可见光催化纳米材料设计制备的结构要求。

 

18. 报告人:孙文超副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遥感河道水力学信息的无资料地区水文模型校正研究

报告摘要:

报告介绍了使用遥感观测河流水力学信息(水位或水面宽)校正水文模型,为解决无资料地区水文模型参数校正难题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并以密西西比河流域克林顿流量站以上区域,伊洛瓦底江流域,湄公河流域为例阐述了该方案的成功应用案例,并拟在雅砻江流域开展进一步的探索研究。